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加强企业与客户间的沟通,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顺着这个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去思考问题一定有更多的满足市场需要的新方法、新措施面世,印刷市场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互联网+”无疑是近段时间的舆论热点,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是社会进入数字时代的标志。所有的印刷企业都应该关注新技术的运用,主动拥抱互联网,否则就可能落伍,甚至可能被淘汰出局。但是,对舆论的热点应该有冷思考,不同规模的印刷企业对如何对接互联网存在着客观差异,不顾自身条件的一哄而起,都去开发商业网站,那就难免重蹈历史上有些网站建设最终不得不打水漂的覆辙,前车之覆当为后车之鉴。
中小印企是市场的补缺者,拥抱互联网更多强调的应该是互联网思维毫无疑问,无论是传统印刷企业,还是近十来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印刷企业都应该走“互联网+”的道路,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的经营服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做?特别是中小印刷企业如何去做?
因为电商火爆,所有印刷企业都尝试着走电商之路?答案只能是:当然不行。对大部分印刷企业来说,既缺乏相应的技术开发与维护支持能力,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撑能力。
在网络界有这样几句话:
一个领域能够生存的网站也就是排位靠前的几家,他们之间的争斗你死我活。在网购领域,有了天猫、京东、1号店,其他企业的生长就变得异常困难。在社交领域,有了腾讯、新浪、搜狐,再要出现其他网站同样困难重重。……当然,在每个领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做出中小网站的市场特色,但这毕竟非一日之功。
与传统业务每年的增长达到两位数甚至一位数都可以欣然接受不同,网络销售期待的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又有多大能力去加以满足?
人们浏览网络的习惯也就是前几页,如果排位靠后,又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基本客户群体,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别人上网浏览,那八成难有起色。
当然,这只是一些历经凡海沉浮对象的总结,并非金科玉律,何况变迁中的社会本来就可能带来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前人的经验之谈足以给后人留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米的当家人——雷军认为:“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既然从事印刷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型的市场补缺者,那就应该更多的着眼于互联网思维,理解互联网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思考适合中小型企业对接互联网的方法。
强调互联网思维,思想上的顺应变化可能是最为根本的。有言道:顺势而为,借势而上,造势而动。中小企业难有阿里巴巴创造出一个“双十一”消费节的能力,但可以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如果沉湎于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只是埋怨市场变化太快,客户变得难缠,那必定无力紧跟市场发展步伐,自己把自己淘汰出局。
强调互联网思维,要求传统印刷企业敢于打破传统的边际界定,摒弃旧意识、旧产品、旧工艺,主动拥抱新市场、新材料、新技术,努力与客户沟通,创造出更多市场有需求、企业又有能力去生产的东西,让新产品带上个性化标签,满足每个独特的个人的不同需求。
强调互联网思维,要求印刷企业转变市场定位,从以往的“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客户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先于客户看到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让客户意识到你是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那你的企业就能伴随着客户的成长而成长。
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化,一切都还在进行中,互联网思维究竟应该囊括多少东西可能都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总结归纳,在这里需要的是以市场为主导,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如果每家企业都具有了如此的思维方式,或许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接受互联网印刷理念决不等于都做网站开发
既然所有的印刷企业都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走“互联网+”的发展道路,那怎样才是一条适合中小印刷企业自身发展的拥抱互联网技术之路呢?
尝试开发属于自己企业的网站,这固然好,但网站的建设是要持续投钱的,为了保持客户流量,它需要不断的追加投资,增加网站的市场影响力。在印刷界,应用互联网承接印刷业务的企业已不在少数,但除了极个别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外,大多还名不见经传,当然,或许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其所在地有着吸引力。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关注的不应该是时髦,关注的应该是怎样去占有更大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
有一家已经退出网站的先行者以自身的经验告知:在网站建设的起步阶段开发数个产品样板似乎投入并不算大,但网站显然不可能仅凭单一产品让客户保持长期的消费热情,因此就有持续投资的需要,从产品线的延伸到各类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开发资金累积到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开发就成为不堪负担之重,就不是普通中小印刷企业所能承受。更为重要的是,当你骑上了马背,试图中途退出会变得十分困难,同样需要勇气,因为退出意味着前功尽弃,以往的投资打水漂,但铤而走险,继续前行,又存在着企业是否能持续为继的问题。在业内本已做得不错的涂书网,原本依靠纸张销售的获利来加以支撑,但因为纸张销售的不景气,马上带来了网站的难以为继。因此,对于触“电”,对于对接新技术,对于迎合市场热点,都需要我们慎重行事,轻率不得。这也就难怪在印刷圈上下都在热议电商的时候,也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却在旁边悠悠地发出“耐下心研究产品服务,认认真真解决客户问题,都没有(像工业4.0、互联网+)这些概念令人眩晕,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他的话不无道理。
上海有家名叫灵燕的数码印刷企业,投资人是一位复旦毕业的哲学系大学生,他的思考或许能给我们不少启示。他指出:“提及数字印刷,很多人还会停留在数字印刷设备上,而我认为数字印刷设备只是数字印刷的一部分,关键部分应该是业务的数字化。”面对热议中的电商,他认为重要的是做好“业务数字化”,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提出这一想法的原因是印刷作业正从以往的批量化、大规模进入到碎片化、多订单的阶段。以往印刷厂的雇员每天能处理10来个订单,如果现在要求员工每天处理的文件达到百来个、上千个,那我们将如何应对?依然故我,那必定带来人员大增、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无利可图。于是,灵燕的投资人着手革新生产流程,建设既可对内安排、指导生产,又便于客户上网浏览、下单的印刷平台,在基于JDF流程管理上下功夫。在这一切得到实现以后,不光大大减少了文件处理的时间,而且降低了流转中出错的几率。借助于JDF,灵燕把信息流程与文档流程融为一体,对内,该平台可以完成智能拼版,在企业下辖的众多门店内做订单切换;对外,在用户开单时,系统就会提供报价,可以在线支付也可以月结。基于投资人认定“未来一定是数字印刷和合版(的)结合”,为此,灵燕在2013年购置了四开胶印设备,步入胶版印刷与数字印刷两条腿走路的新境界。对绝大部分中小印刷企业来说,像灵燕一样,从实际需要出发去拥抱互联网、利用数字技术的做法更值得效仿。
面对大批量的小订单是数字印刷企业的特点,让小订单圆满地实现批量化生产,企业就能获得利润,关键在于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小订单,如何组织起圆满的没有差错的生产。建设商业网站是有效集中市场小订单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也存在缺陷,比如为了有效组织生产,要求客户的产品必须满足现有模块的要求,产品失去了全面满足客户内心要求的可能。总之,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加强企业与客户间的沟通,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顺着这个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去思考问题一定有更多的满足市场需要的新方法、新措施面世,印刷市场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对舆论的热点应该有冷思考
舆论追踪市场热点既理所当然也无可厚非,因为舆论承担着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责任;充当着行业发展方向引领者的角色;它也需要通过抓住市场热点来吸引业界眼球挣得自己在业内的不凡地位。
但以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维持自身生存的企业则与之又同又不同。
同,是因为企业同样必须关注市场热点,关心行业下一步可能出现的发展方向。这里强调的是企业需要有前瞻性。
不同,是因为作为市场补缺者的绝大部分企业特别需要在深耕细作上下功夫,扬自身之长,避自身之短,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味地追随热点,完全可能像邯郸学步,最终丢了自己赖以生存活命的特长。这里强调的是企业间的差异化。即便是面对转型升级,向什么方向转?怎么转?也得结合企业实际,切忌跟风。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时间里,印刷圈内的热点话题就很多:争取上市;向包装印刷转型;发展功能性印刷,延伸产业链;向文化产业方向转型;发展绿色印刷;推动柔性版印刷;提倡选择高端市场以求赢得更多利润;发展数字印刷;重视3D打印;发展合版印刷;走多元化投资的道路;……,当然也包括拥抱互联网,走网络印刷的道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企业的投资人与经营者若能清晰地把握自身特长,准确判断自身企业所处位置的市场需求,对员工队伍的能力与素养了如指掌,知道哪些事靠这些人能干成,哪些事是这批员工力所不逮,对操作过程中(如选择上市)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着时间上的预留与应对预案,那他们捕捉到的市场热点,他们所在企业选择的转型升级工作有可能获得成功。反之,上述的任何一环出现短板,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投资打水漂,即便方向是准确的,只是因为资金短缺;市场还需要培育;理念不符合国情等各种因素,最终都可能因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样的案例在业内已经出现得太多太多。
前几年,业内龙樱网和涂书网先后关闭,岂能说他们选择的不是市场热点?不是印刷业的发展方向?当然是!只是B2C市场还没有成熟,发展IT需要投入的庞大资金让业主难以承受。
2013年,福州“千帆”为了争取上市,过度扩张导致轰然倒闭,眼下又有“金汇通”遭遇到资金链断裂的难关,岂能说他们选择的道路不是市场热点?不是印刷业的发展方向?当然是!像“金汇通”一样以设计引领印刷企业发展绝对是正确道路,但他们没有控制住扩张中的风险,走到了良好意愿的反面。
我们总是把行业中勇于探索的企业称之为先驱,对他们投以膜拜,对探索发展中被市场淘汰的企业称之为先烈,歌颂他们敢于创新的精神,总结它们的经验,但无论从什么角度说,失败总是沉痛的,代价也总是沉重的。
综上所述,“知己知彼”“量力而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该成为企业迎合市场热点,转型发展中的座右铭。互联网正在向我们快速的走来,对此我们既需要主动了解又深感把握得还不够,印刷人固然需要有闯荡市场的勇气,但更应该有运筹帷幄的智慧,让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冷静思考,争取把企业转型升级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