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文章表示,如果说唱空中国经济伴随一些金融机构“做空”中国企业股票并从中谋利,这种动机还比较好理解的话,那么另外那些有关中共执政乃至中国在亚太或世界地位下降的担忧,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政策调整的自然后果。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和调整,如果仍然保持增长的高速度,可能困难要更大些。这就好比开车,如果转弯时仍保持高速度,就可能打滑、翻车。这时踩一脚刹车放慢速度,才是正常选择。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这两年已取得一些进展。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长虽然放慢,但仍在健康区间运行,同时第三产业的扩张远超其他两个产业,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第三产业与前两个产业的不同在于,它是基于国内市场,受外部经济影响不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第二产业受到冲击最大,因为外部市场急剧萎缩,出口大幅下滑,造成库存上涨、投资不振。中国政府出台鼓励投资的刺激经济计划,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暴涨,煤炭开采、矿业开采等第一产业受益匪浅。然而,这种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当政府遏制房地产泡沫、控制房地产业无序发展时,第一产业也开始下滑。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哪里成了最大疑问,幸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弥补了这一空白。最近两年,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政府制定的新增就业目标都超额完成了。
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前些年许多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但也造成债务杠杆过高、库存较大的局面。当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慢时,企业的财政状况堪忧。经过这两年的结构调整,一些积累库存得到消化,企业债务去杠杆化成效明显,这有利于企业账面平衡,有利于下一步的健康发展。
甚至从中国的外贸数据上,也能看出结构调整取得的进展。比如,从商务部刚刚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来看,虽然进出口增长差强人意,但中国外贸出口地区分配更为合理,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为16.5%,明显高于同期出口总体增速。另外,贸易方式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2.2%,快于总体出口增速7.3个百分点。过去,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比很大,但中国从加工贸易中获利不大。现在,一般贸易出口迅速增长,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利润幅度在上升。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放慢,但结构调整初见成果。如果我们轻信那些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危机论”的流言蜚语,再度去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简单通过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那就有可能让正在有序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半途而废。因此,在现在这样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一定得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