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象征进入大众视野,其影响力开始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互联网思维又意味着什么呢?
1、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互联网思维闯入的是哪个体系?互联网是一个新东西,它构建的是一个崭新的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在互联网经济中,垄断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
商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用户至上,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涵。在以丰饶为特性的互联网经济中,“用户至上”已成为生态系统的硬性要求,使用户体验达到极致、为产品赋予情感成为商家的必修功课。
2、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最大的障碍:你曾经成功的经验
目前整个社会已呈割裂状态。我们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经常看到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倒闭破产、老板跑路等报道,但在互联网企业的圈子中却极少听到类似消息。这是两个割裂的世界,它们循着不同的轨道各自运行。
传统经济世界的人是否能够进入新的互联网经济世界呢?可能性当然有,但过程会非常痛苦。当下,包括互联网创业者在内的许多人其实都不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 民”,都要努力习得新的思维方式。而这并非易事。“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是马云对人们面对新商机时所做出反应的经典总结。尤其对于传统企业家 来说,曾经的成功经验更是会成为其向互联网思维转型的最大障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试图转型的企业必须抛弃简单将互联网当工具的做法,从思维的高度拥抱互联网,否则一定不会有理想结果。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企业若是“体”不变,即原来的生产、销售、管理方式等不变,只是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嫁接进企业,建个网站、开个微信,毫无用处。美特斯邦威搞过“邦购网”,许多传统企业都曾试图做网上商城,投入极大,但几乎无人成功,因为梧桐树长不出玫瑰花。
3、如何拥抱?有三大转型层面
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淘汰,但它不代表未来的方向,转型势在必行。
首先,产品成为有机生命体。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应将产品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产品拥有自己的生长过程,其生长动力来自用户的需求。
保罗·格雷厄姆曾在《黑客与画家》中提到,产品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圣母玛利亚模式,企业内部团队封闭开发,花费N年时间,努力把所有可能性都想到,然后召开发布会,隆重登场,就像圣母驾着祥云而来;另一种是互联网企业中常见的迭代开发模式,即先推出一个用户最需要的功能,然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完善。后者是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的体现。
其次,传播渠道再无垄断。传统媒体垄断被打破,新闻发布会等工业时代的传播方式将逐渐失效,基于自媒体的口碑传播将取而代之。
传统企业要推出一个新的产品,往往搞大规模发布会、找公关、约记者、打广告,试图通过控制媒体达到宣传的目的。然而在比特经济学向原子经济学转变的过程 中,以单向大规模传播为特征的传统媒体业成为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之一:媒体产品天然可以实现数字化;人人都可以进行内容生产;牌照垄断失去意义,免费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
第三,无限可能的组织形态。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假设受到冲击。传统企业的多层级管理有时反而会增加摩擦、沟通等成本,还会带来用户反馈机制不够灵活等各种问题。加里·哈默尔等管理学者曾经展望过无层级、去中心等未来组织的种种可能。平等、开放、协作原本就是互联网思维的题中之义,正和岛等更加激进的企业已经初步以“无组织的组织”实践证明了新组织形式的有效。
4、必须坚持的转型五大原则
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五项原则:专注、无界、精益、媒体化、协作。
专注:毕其功于一役,做到极致。简单说:
专注即集中力量攻打一个点,将其做到极致,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专注并非简单指企业要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比如只做办公软件、只做房地产、只做营销,而是要找到更加聚焦的点,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寻求突破,其他方面可以做得不如别人,甚至不做。比如,京东一直在砸重金自建物流体系,它所能提供的优质配送服务体验就是那个极为有力的点。
无界:专业与人文,理性与感性的交汇。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主导的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将感性和理性两种思维模式打通融合,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与情感需求。在产品的研发、制造等阶段,企业仍需要严谨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但从把握用户痛点的角度,企业又必须借助感性的力量洞察人性。张小龙曾说,产品经理要成为一个文艺青年。
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理性向来会对人性形成制约。如今企业在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日益接近,竞争力反而更多来自对人性的发掘与体悟。稻盛和夫曾说,真理的布是由一根根线编织出来的的,把各种事物的现象单纯化,会越来越接近其原始的面貌,也就是接近真理。但我们往往想得过于复杂,反而越来越难以接近原初的东 西。比如,我们在看到一棵树时,脑子中会首先反映出书中描述的树的形状构成,而只有把理性的东西抽离,回到我们最初看到树时那一刹那的感受,才可能发生更 具突破性的创新,就像打坐参禅的乔布斯设计出了出色的苹果。
精益:迭代推进,臻于完备。精益与前面所说的产品自生长相关,是指基于用户的需求不断对产品加以完善。微信在推出后1年内迭代开发44次,小米手机每周都有四五十个BUG(漏洞)要修 改,且这些BUG多是由MIUI论坛等地方的用户帮忙提出的。51信用卡也是精益思想的卓越体现,2012年4月底创业团队才有了产品的初步想法,5个人 封闭开发15天后,第一个版本的产品就已经上线,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更新,使之越来越符合用户的需求。
媒体化:有爱就有传播。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产品天然具有媒体属性,因为它们基本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极致的产品体验;一是强烈的情感诉求。
为什么Roseonly会传播?尽管有噱头成分,但它的玫瑰花确实是从厄瓜多尔进口的,产品做到了极致。“有爱”也是企业或产品赢得用户口碑传播的关键。企 业永远将麻烦与风险留给自己,才能让用户尖叫,让用户情不自禁爱上你并为你传播。小米手机、野兽派、南食召、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等都是充分发挥了产品自 传播特性的案例。
互联网时代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即口碑传播,其最大特点就是无法强制。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打动用户后产生的自愿传播成为最佳形式。甘其食是杭州知名的包子连锁店,包子本身其实与巴比馒头等并无根本区别。虽然它在肉多少克、皮几个褶、用哪块腿肉等方面有更为精细的设定,但其最根本的优势在于“有爱”。无论是当天包子没卖完就会处理掉,12秒内完成交易减少用户等候时间,还是为员工提供宿舍、烧饭阿姨、定制床铺等细节,都是如此。而这一点 经口碑传播被不断放大后,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协作:传统组织的变形与再造。协作关乎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组织变革。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降低组织内部的沟通成本,实现快速的市场反馈,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企业需要尝试建立一种以平等、开放、去层级为特点的组织。
变化正在发生。比如传统企业一般会有门面和前台,但现在很多互联网化的公司已经没有前台,等级森严的层级体系被打破,总经理副总经理之类的职位、称呼被取消,创始人制、合伙人制渐渐流行。不少软件企业的CEO甚至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他们跟大家一起坐在工位上。
对于传统老企业来说,向互联网思维转型艰难但必要;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更是不妨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诸多亟待转型的传统行业。
小米手机已经为有心转型的企业做出了极好的榜样:在芯片、制造等环节难以突破的背景下,小米抓住MIUI(小米手机操作系统)这一与用户直接发生联系的关键 点大力提升用户体验,甚至不惜花100万元征集一张壁纸;采用互联网销售的方式,砍掉一般毛利润40%的传统渠道花费;营销方面则充分利用粉丝文化开展口碑,由此创造了高利润的快速增长传奇。
想想看,如果当初小米采用的是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我们可能早已将它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