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阮同民对青岛新闻网记者表示,重制教科书的封皮是活字印刷的产物,并向记者展示了制作教科书封皮用的木活字字模。
对此,林伟成表示:“他向媒体展示的那本重制教科书和字模就是从我这里买的,这是一套民国教科书简装礼品盒,他拿了我们的东西说是他自己重制的。”
礼品盒包括一本教科书,17个木活字字模,以及一个盛放的竹盒。其中11个木活字字模分别刻有“中”“华”“小”“学”“初”“等”“国”“文”“教”“科”“书”字样,另外6个呈空白(留给个性化制作)。
对此,澎湃新闻记者致电阮同民求证,他承认自己向林伟成买过一套礼品盒,但他已经从别处搜集到了该册教科书原版及其余几册并做印刷。
这番言论遭到了林伟成的驳斥:“当时为了装订印刷工艺上的需求,我们高仿印刷的教科书与原版比较,文字、装订线的距离有所不同。阮展示的那本书一看就是我们高仿印刷的。”
据《羊城晚报》报道,阮同民于2014年年底到上海中华印刷展示馆参观,发现《中华小学、初等国文教科书第一册》这本教科书,觉得很有意思,想用自己的活字印刷技术重制这本书。今年年初,他到上海和展示馆方面沟通并敲定了相关的事宜,展示馆最终授权阮同民对这本教科书进行重新印刷。
林伟成否认阮同民与自己有过沟通,对授权一事毫不知情。根据他向澎湃新闻出示的聊天记录显示,两人最早一次对话是在今年的3月5日,讨论的是机器置换事宜。此前,阮同民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自己的博物馆拥有十几套最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和数台古董级别的字模铸造机。
林伟成向澎湃新闻坦言,他没有亲眼看到过阮同民重制的教科书。而如果阮同民用数码扫描高仿了一本教科书,他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关键是他根本没有也没法重制整套教材,把我们的说成是他的。”林伟成说,他判断阮同民盗用与否的主要依据在于有无木活字字模。
他表示,阮同民向青岛新闻网展示的11个所谓重制教科书的木活字字模,与自己卖给他的一模一样,而此时距离阮同民购买第一套教材仅有10天。
“这个(字模)在10天里面是没法做的,无论他找哪个单位都是没法完成的。”林伟成说。
林伟成表示,根据青岛新闻网发布的木活字字模照片,他发现字模身呈扁状而不是直的:“这种扁状设计是为了方便放入礼品盒,是我们有意为之,显然阮同民不知道这一点。”
就木活字字模一事,阮同民向澎湃新闻回应称:“字模是我自己做的,是用我自己专门雕刻木头的雕刻机做的。”当澎湃新闻问及制作的时间、地点、用材时,阮同民均没有直接回答。
林伟成向澎湃新闻透露,3月11日,阮同民又向他购买了20套上述教材。
对此,阮同民称,这20套教材是供亲朋好友使用。
林伟成对澎湃新闻表示:“我们做印刷博物馆的,本身是在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就像这本民国教材宣扬的那样,做人要讲诚信,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素养。我们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