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家家产纸如今繁华不再
务川自治县丰乐镇新场村造纸塘,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谷底的造纸河是洪渡河的上游,村民们都居住在河岸两侧。这条水量颇丰,水流并不急的河为造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算传统造纸业渐渐没落,河边曾用来打碓的水车仍在运转,从未停息。
村民们说,他们更习惯称自己的家乡为草纸塘,因为起初这里集中生产草纸,大部分供应给重庆客商,一时间,村庄极为繁华。兴盛时期,还有人把这里称为“小重庆”。
如今,走进造纸塘,繁华已不再,村庄像个安静的女子,到处都透着一股恬静。在这里,用于造纸煮原料的土窑子和舀纸的池子特别多,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有些窑子上面还带有锅炉,分布在长达6公里的河两岸。
“以前家家产纸,一个作坊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计,就是到了现在,二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舀纸。”村民组长王家伦说,造纸河两岸的窑子都是1955年以前建的。1955年,务川自治县在造纸塘建立了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新场造纸生产合作社,1958年新场造纸生产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修建厂房三间,更名为新场造纸厂,有80多名工人。但1987年8月,洪灾把厂房冲毁了。随后,因为打工潮的兴起,皮纸、草纸需求量减少,寨子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多了,传统造纸业逐步走向衰落。
后来,村民集资在河边建起了造纸厂,采访时,造纸厂内,十多名村民有的在剥构皮、烤构皮,有的在舀纸,有的在晒纸,有的在打碓,好不热闹,造纸有72道工序,其工具也多达20多种。按照工序,造纸的工期最少1个月。其实,造纸塘皮纸生产工艺早已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工艺,村民们认为,河边的造纸厂不能关停,可以小规模生产,在今后传统村落的旅游项目中,将造纸工艺展示作为游客参观和体验的一项重要内容。
舀纸
造纸大户胡家渐渐没落
如今的造纸塘全寨71户318人,以卢姓、王姓为主,还有冉、秦、胡、阮、石、严等姓氏居民;以仡佬族人口居多,苗族、土家族次之。
在过去,造纸塘最显赫的造纸大户是胡家,而其他姓氏大多为帮工。从河边的造纸厂出来后,记者沿着石阶来到了有名的胡家大院。胡家大院由一丈高的围墙围起,院子里含有8个三合院,共20多栋木楼,户与户联通,围墙上有三个朝门。相传,胡家的祖先兄弟二人从江西到贵州躲难,路过这里时,兄弟两人在河边烧火做饭吃。突然,一条鱼跳到他们的锅里。兄弟二人认为这里是鱼落之地,水好,山好,生存条件好,就在这里安顿了下来,修房建屋,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胡家为何会产纸,村民们相传,是造纸祖师蔡伦曾到过胡家。据传,鼎盛时期,胡家仅提供给长工居住的民房就有50多栋,从四面八方请来的长工多达300人,为了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胡家还专门从思南请来了一个戏班子专门负责唱戏。如今居住在这里的王氏家族就是专为胡家唱戏的后裔。
在距离胡家院子后方2公里的后山,有座胡家老坟,老坟修建得非常大气,占地面积一亩左右,其坟地院墙及坝子都是由硕大的石墩子构成。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胡家这种坟地有十多处。遗憾的是,兴盛一时的胡家渐渐衰落,随之,胡家的长工卢家、戏班王家慢慢崛起。
村民深信不疑祖师蔡伦来过
蔡伦造纸不成张,观音老母说药方,杨桃根子化根汤,品质高乘美名扬。
在村民王治权家,挂着一幅字画。上面简单易懂的句子,更像是打油诗,王治权和其他村民异口同声地说:“这是造纸歌。”每当造纸时,他们都要唱上一段。这首诗谁写的,大家都不知道,但在造纸塘却代代相传,对于蔡伦来过这里,他们深信不疑。
76岁的王治由从10多岁起,就在舀纸,直到纸厂倒闭,才退休。与记者交谈时,他说,从小听父辈摆的故事就是,蔡伦和随从去思南途中,路过这里时摔进水塘中,其竹简全部散落在水里,衣服也被打湿了。在晾晒衣服时,他顺便捡起一块红石头在衣服上划了一下,居然能画出字来。他灵机一动,希望造一个像衣服一般薄的东西写字。于是,他在胡家住了下来,用很多种植物做实验。蔡伦发现构树皮有很多丝,韧性极好,就把构皮剥下来浸泡、去渣、锤扁、煮烂成浆,但是,总是不能连成片。他实验了一次又一次,在胡家呆了三个月。有一天中午,他在河边实验时,迷迷糊糊睡着了,梦中观音菩萨点化他,造纸想成张就用化根汤。蔡伦醒来时,急忙到山上找来杨桃根,用根浆放在构皮浆里。再用帘子一透,一张纸就制造出来了。实验成功后,蔡伦就走了,胡家则兴起了造纸业。
生意兴隆,自然不忘祖师蔡伦。村民们说,直到现在,造纸时,他们每年都要用香、烛、纸钱、刀头酒礼“祭蔡伦”。不论蔡伦是否来过,造纸术能在造纸塘能发展到今天,实为不易,希望这一技艺,能在传统村落的打造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