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引领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14个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根据《引领行动》,到2020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截至2020年,整体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
《引领行动》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明确了“路线图”:“十三五”期间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13%;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30%以上;国家重点支持100家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在30%的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再生资源在线回收平台,再生资源、产业废弃物年在线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元。
更早之前,在国务院年初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则明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再制造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紧随其后,三部委再次释放循环经济的利好政策:《三部委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再生资源行业进一步予以扶持: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向集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经历了长达5年的市场低迷,如今终于开始呈现回暖迹象。”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蒋省三看来,“经历了2014年的严冬,2015年继续进入深冬,整个2015年国内再生资源市场价格全面下跌,平均价格下跌20%。”所幸,时间来到2016年,再生资源市场呈现出多个利好迹象。
在市场体量方面,据报道,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日前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6年废钢等10个主要品种国内回收量2.47亿吨,同比增长5.5%;回收值5563亿元,同比增长5.2%。而这也意味着,扭转了近几年连续下滑趋势的再生资源行业终实现双增长,市场开始进入初春。截至2016年底,新三板挂牌再生资源类企业已逾25家。
而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互联网+”正成为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创新驱动基本模式。行业内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寻求跨界合作,新型产业模式不断涌现。诚如有的企业开始探索“互联网+回收”、“互联网+垃圾分类”、“互联网+电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各种新型创新模式。另外一些企业则研究生产可降解、可做肥料的地膜。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将带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尽管行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但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目前我国在资源利用效率和相关行业标准、法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要迎来自己的“大时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与此前不同的是,再生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资回收行业,它在供给侧端属于绿色、环保、先进产能。
因而,行业企业不应再走以前粗放式扩张的老路,要以绿色发展的眼光审视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即加快解决再生资源行业目前存在的“想收的资源收不上来,想进的资源不能进”等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搭上循环经济顺风车的资源再生行业,已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全新时代。
纸引未来是造纸、印刷、包装行业的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集纸业行业资讯、在线交易、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产业链B2B平台。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抬升企业利润空间;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界非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