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领域协同发力“绿色快递”迎来新气象
我国已经成为网络购物最发达的国家,物流包装资源消耗也不遑多让,快递垃圾的话题近年来引起热议。2015年,包装垃圾可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胶带总长可绕赤道425圈;2016年,快递行业使用了120亿个塑料袋、144亿个包装箱和247亿米封箱胶带;2017年前5个月,快递塑胶垃圾占生活垃圾比重已经提升到20%。
随着网购发展而暴增的快递包装废弃物规模呈直线上涨,在环保大背景下,各大电商和物流企业表态,要走出一条“绿色快递”路。目前,阿里巴巴和旗下菜鸟物流网络已经联合全球32家物流合作伙伴,实施物流“绿动计划”。
从包装材料角度来看,业界出现了一种名叫“漂流箱”的替代载体,可以循环使用。目前,全国投入的“漂流箱”大约16000个,每天可以减少传统快递包装约4000个。此外,“绿动计划”还推出了100%可生物降解的快递包装袋以及无胶带环保纸箱。封箱直接拉链条,提高打包效率又能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除此之外,武汉理工大学的一个团队还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环保快递包装箱。据介绍,这种包装箱外壳由环保PP塑料制成,内置充气缓冲气囊,可折叠,更重要的是可以循环使用。研究人员表示,此款包装箱能循环使用5至8年,有效减少纸箱、胶带、泡沫填充物、气泡垫等原材料的使用。
再看包装盒浪费问题,菜鸟推出了“智能打包算法技术”,精确计算每一个包裹需要多大的盒子,避免大盒小用现象。据预测,这项技术能节省5%以上的包装耗材。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就建议称,要研究和改进快递包装的统计方法,例如引入绿色包装标识和碳排放核算机制。
在分拣过程中,快递行业也在开动脑筋,希望减少资源浪费。对此,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快递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目前,一部分快递公司实践的智能分拣系统就开始了这样的尝试。通过大数据,建立自动化流水线,对包裹进行系统化的存储和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分单和编码校对都将提高效率,减少磕碰,削减资源消耗。据了解,上海申通转运中心的分单“二段码”技术运用逐渐成熟,天津百世快递分拨中心也启用了“二段码”技术,对接末端中转部至末端网点承包区。事实证明,这种方式高效可行,再为快递绿色产业链构建添上成功的一笔。
接下来就是投递阶段的“绿化”工作了,物流商家不仅在推广零排放纯电动物流车的使用,更是用上了电子签收系统。快递车辆穿梭大街小巷已经成为常态,这就意味着移动污染源的增加。为此,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0个重点城市已经开始替换传统快递燃油车,并且通过智能算法、IT技术以及大数据力量,让物流过程更环保。
在整个物流的末端,电子签收系统上线,节约了上千吨物流小票。不同于传统签收物流单“满天飞”的情况,电子签收系统一旦全面推广开来,将直接节省这个阶段的纸张、胶水、打印用墨等各类资源。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杨世忠就曾鼓励大家采用智能快递柜,更好地实现绿色投递。
在网络购物的最后,快递包装被丢弃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造成快递污染最直接的原因。为此,如何构建起完整的、成熟的包装回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绿动计划”也为此展开了谋划,全国1800多高校的校园驿站开始实施旧纸箱回收计划,等待实施的还有1000多个驿站。
朱磊认为,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积极确定包装生产回收责任制度。要推动物流业包装标准化,建立分类回收利用试点,重点关注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品类。今年3月,由三大机构发起,六大快递公司共同出资的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成立,计划投入3亿元开展相关研究。
为了“绿色快递”的愿景早日实现,菜鸟绿色联盟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与此同时,大型电商平台的改良工作也在有序推行中,各方协同发力,从技术、设备、物流环节多角度着手,积极倡导“绿色物流”和“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