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纸企遭遇了有史以来最疯狂的涨价潮和最严重的环保危机,在原纸、废纸、包装纸、生活用纸等相关纸品价格日益攀升的同时,古法造纸这一传统工艺再一次闪入眼帘,然而结果却令人可喜可悲,可喜的是传承两千多年的古法造纸技术并未在高科技的冲击下消亡殆尽,可悲的是如今扔坚持传承这项文化遗产的匠人寥寥无几。
历史上的古法造纸名村,如西汉时期就开始从事造纸技艺的陕西北张村和蔡伦贬谪留居的山东鲁庄村,这些村落历史上祖祖辈辈都从事造纸事业,所造纸品畅销全国,然而曾经举村造纸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只余下仨俩老人秉承着“祖业”,为国家守护着古法造纸的遗产“火种”。
关于古法造纸,宋应星《天工开物》如是说:“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
古法造纸五大步骤:
一、斩竹漂塘
二、煮楻足火
三、荡料入帘
四、覆帘压纸
五、透火焙干
斩竹漂塘
所谓“杀青”是指斩竹做原料而得名,竹材是古代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盛产竹子的华南地区,尤其福建,是竹纸的主要产地,造纸的竹材以将生枝叶的新生竹为佳。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每根竹子截成5到7尺长,然后就地开挖水塘,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19世纪造纸的材料来源由破布转为木材,因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较低。但由于木材纤维是由木质素所组成,木质素会氧化,这就是纸张泛黄的原因,这个问题又因造纸过程中添加酸剂而更加严重。
煮楻足火
《天工开物》中制竹纸的第2个步骤是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
荡料入帘
古法造纸的第3个步骤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用纯天然植物原料做的催化剂来控制纸纤维悬浮液的浓度。
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等动作,每次承受的重量重达20公斤。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覆帘压纸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手工造纸每日每个工匠平均只能做300到500张纸。
透火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