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量间隙至少可以在如下六种情况下进行检测:
1)常温下的计量间隙(G1),即存胶辊和计量辊辊筒内部没有加热或者没有加热到工作温度时的计量间隙。
2)工作温度下的计量间隙(G2),指存胶辊和计量辊均加热到工作温度但匀胶辊处于离压状态下的计量间隙。
3)匀胶辊合压条件下的计量间隙(G3),即存胶辊和计量辊均加热到工作温度、而匀胶辊(原称转移胶辊)合压而使计量辊受压条件下的计量间隙。
4)存胶辊圆周不同方向上的计量间隙(G4),即存胶辊转动到圆周的不同方向时,相对应的计量间隙。
5)机器连续运转一段时间后的计量间隙(G5),即复合机在连续生产运行较长一段时间后(如连续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等)重新测量获得的计量间隙。
6)机器长期运行后的计量间隙(G6),即复合机在长期运作后(如1年、2年、5年等)检测的计量间隙。
第一种计量间隙(G1)主要体现的是存胶辊和计量辊的加工精度及其装配进度。
第二种计量间隙(G2)主要体现的存胶辊和计量辊内部加热保温系统的均匀性及恒定性。在这里,均匀性主要是指辊筒表面各个局部温度分布的一致性,而恒定性主要是指辊筒表面温度分布的稳定性。
第三种计量间隙(G3)主要是表示在受压条件下计量辊变形的大小,或者说是计量辊座轴承的刚性。
第四种计量间隙(G4)主要体现的是存胶辊本身存在的加工误差,反应了圆周不同方向上各处工作母线的直线度。此时,计量间隙可能是许多不同的数字。
第五种计量间隙(G5)主要反应的是指机器的基本运行状态和精度,较集中地体现涂布单元局部的刚性、散热状况和温度系统的灵敏度等。
第六种计量间隙(G6)更多地体现了机器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显示了计量辊的耐磨性。在长期运转过程中,辊筒经常会出现局部磨损严重,使相应区域的计量间隙明显改变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二、不同计量间隙与生产的关系
不难看出,计量间隙不同数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它可以作为我们评估涂布机构精度的一组参数。
新国标对计量间隙误差的规定值是不超过0.01mm。但上述这些数据常常会使用户感动困扰。如何进行选择呢?对于使用者来说,最基本的是得到合理稳定的工作状态。
A.G1和G2达标是必要条件,但并意味着能进行正常生产。
B.G3是加热加压后条件下的计量间隙,它达标意味着可以进行正常生产,但并意味着可以稳定地生产。
C.G4达标则意味着可以进行连续的、较长时段正常生产,因为可以转动存胶辊进行擦拭清洁而不会影响计量间隙。
D.G5达标则意味着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良好,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
E.G6达标意则味着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俱佳,符合大批量生产的条件。
因此,我们又可以通过检测不同的计量间隙从一个侧面来合理地评估无溶剂复合机的性能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