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网讯 政策好比建筑,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执行环节,若不能到位,再好的政策都会烂尾。
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一是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层层递减,许多政令传到基层时,其效力大大减弱,有的甚至都传达不到最基层,或者在过程中严重变形走样;二是基层执法粗糙随意、落实不到位,执法人员大多来路不明、水平不够,形成不了良好的反馈,更难以实现政策的意义;三是执法不能实现长效,许多政策在基层环节频繁烂尾,这给老百姓造成了“运动风”的不良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城管一度就是这样的执法队伍。鄙陋粗暴的执法或许在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同时给百姓造成了另一种伤害,也抹黑了政府的形象。过去许多基层执法常常会落入这样的糟糕局面。
而当下正在全面铺开的环保督查执法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操作不慎,极有可能沦为城管执法。在最初进行环保督查的阶段,许多地方就露出了这样的端倪,比如后来生态环境部紧急叫停的“一刀切”。
而对于环保督查,国家的定位是:1、环保事关经济永续发展和人民幸福,是势在必行的;2、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迫在眉睫,是要赶紧解决的;3、环保督查执法在未来是要长久搞下去的。
所以环保督查于国于民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而这一意义能否达成,关键还是看具体的执法。“一刀切”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首先暴露出了基层环保执法队伍严重不合格的致命缺陷。叫停一刀切虽然避免了暴力执法,但并不能保证执法的精准和长效。从已经完成的第一轮环保督查和最近回头看反馈的问题来看,基层执法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不足。
目前环保基层执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机构简陋、人员匮乏,满足不了实际要求。由于过长时间对环保的忽视,导致许多地方的环保部门形同虚设,职能严重不足。有的地方一个县级的环保局都没有几个人、几辆车,根本照顾不到问题百出的污染局面。
二、执法不够专业。有的地方虽设有环保机构,但形如摆设,大多时候只是领导们安排亲戚就业的位子,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根本不具备专业的执法能力。
三、环保机构权力受限制、有职无权、有心无力。地方的环保局是当地政府的下设机构,在职权上完全受到政府的节制。这就出现了地方环保督查没有牙齿的尴尬局面,导致许多地方环保督查形成不了威慑。当地政府的观念不转变,下面的环保局照旧是乖乖狗,任由不法者肆意污染环境也不会咬人,而一旦出了问题,环保局长就成了替罪羊。
四、腐败导致官企商狼狈为奸。在督查组反应的问题当中,领导干部打招呼、甚至为污染企业站台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各地的突出问题,许多时候政府人员往往是当地的利益参与者,所以怎么可能在督查中对自己下手?
如上只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实际情况的严重性远甚于此。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中央督察组奔忙于各地,污染问题也多是由此得到暴露、解决。但中央督查毕竟不能长期扎于一地,且面对庞大的污染乱象,很难兼顾,也很难深入。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许多地方都是只在督查组在的时候做做样子。
总而言之,政策的核心在于执行环节,在于打造一支专业的、能看到每一个细节的环保执法队伍。千万不能让环保执法沦为城管,否则前功尽弃,污染问题将悬而不解。
注意了!日前,生态部正式宣布,环保督查“回头看”多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范围从28个城市扩展到80个,将有3万人参加攻坚战。环保猛于虎!大家务必要做好环保工作,提前应对!
6月29日下午2点,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田为勇局长向媒体介绍强化督查有关情况,并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其中,田为勇局长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问题时,释放出生态环境部下一步的重大动作。以下为对话实录:
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范围从28个城市扩展到80个,将有3万人参加攻坚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中提到,要精准施策治理污染,那此次启动的新一轮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与之前的督查相比较,有哪些创新和特点?
田为勇:谢谢央视的记者,去年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强化督查,从去年一年的督查中我们建立了清单,解决了很多问题,特别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的落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用“吃药”理论来形容,我们过去药方子都是对的,但是大家最后有的吃了,有的没吃。通过去年我们一年的强化督查,就是让大家把药吃下去,效果是明显的。在认真总结去年督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七个方面更加完善。
01 覆盖范围更广。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了三个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我们强化督查也相应的从去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展到了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从28个城市扩展到了80个城市,三个区域的督查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有驻点督查,也有机动式督查。
02 参与人员更多。
参。去年抽调地方及部直属单位约8000人次参加督查、巡查和特别行动工作。今年将调集3万人,参加攻坚战,重中之重还是蓝天保卫战,3万人当中有1.8万人是围绕着蓝天保卫战开展工作的。
03 督查力度更大。
去年我们是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中心,派驻28个督查组开展督查。今年是以县(市、区)为中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531个县(市、区),派驻约290个左右督查组,每个督查组负责1至3个及以上县(市、区),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去年每个城市8个人,今年每1-3个县(市、区)3人,无论是督查数量还是督查深度都有很大提升。去年每天查300-400个点位,现在每天就要查2000-3000个点位。
04 督查内容更全。
督去年我们重点抓了“两散”和“两提”,即平时抓“散乱污”企业整治和“散煤”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要“提高级别响应”“提前三天发布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四大结构”调整为治本之策。以“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达标排放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以散煤清洁化替代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以公路转铁路和柴油货车治理为重点,优化运输结构;以矿山、绿地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优化用地结构。
05 技术手段更强。
强化督查运用在线监控、“热点网格”技术、在2+26城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划出了PM2.5浓度较高、排放较大的3600个热点网格。发挥微信举报作用、使用执法APP、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准确性。我们用热点网格结合地面的小微站,小微站有一个黑匣子,一般挂在屋角或者通讯杆子上面装上,结合移动式监测遥感器,这样基本上可以锁定一个地区的污染变化情况。很多情况是某一个时间段,每天早晨七点到九点在某一个网格发生变化。过去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通过七点到九点去这个网格查,污染物到底是谁排的,发现有施工就抓到。抓到以后不一定就是他,我们还要回头通过热点网格评估,污染物是不是下来了,排放量是不是下来了,下来了说明我们找准了,我们把这些技术用在了我们督查当中,对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06 调度指挥更准。
调我们从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中调选精英组成调度指挥部(专项办),负责调度督查组活动。专项办会向各督查组提供问题清单,对督查区域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今年督查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督查重点将有所侧重,比如:6-7月重点是“回头看”;8-9月重点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
07 执法执纪更严。
督查前,派出单位会做廉政教育,督查组成员签署廉政承诺书;督查中,我们会在微信群对督查人员三天一提醒;督查结束后,督查人员还要签《强化督查期间遵守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自查表》并报备。对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