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网讯 临近十月,总觉得有曲终人散的感觉。不论受啥影响,东莞已有纸板厂国庆停机7-8天,也是创下了自从纸板行业建立以来的最长停机放假记录。这已与两年前形成天壤之别。
造纸厂的停机,已经贯穿2018始终,成为造纸行业的“新常态”。纸板厂的停机,虽说是因为供气的造纸厂停机停气,但依然觉得,一个行业的“江湖儿女”已然成为“山河故人”。
抚今追昔,回顾两载,汹涌不再,死水微澜……
源头在供应先行减少,让原纸价格的“标定物”废纸价格上升。既然是价格标定物,那么就有被“操控”的空间。原本虚弱的需求,就被高涨的价格挤出去一大块。挤出去多少?至少有30%!到今年,便出现了“只涨价、不涨量”的局面。没有成交量支持的交易,是推动不了上涨的。“高位悬停”便成为今年造纸行业的高难度动作。
说到底,需求惨淡,不论是“高位悬停”还是“低位悬停”,因为“价差红利”消失,其实都是挺难受的。
价差收益,是一剂毒药。吃时很爽,但只能吃一次,往后便没有了。因为价格上升期,除了会获得库存升值收益外,还能带来价格“溢价”。2017年的纸板厂,便是充分享用了这个便利。5000吨原纸库存,吨价涨幅达到3000元时,库存升值收益就是1500万。原纸涨价期间还另有5-10%的价格“溢价”,全年的“溢价”收益也是1500万级别。
但是,库存升值收益,在原纸价格回调时,也是要还回去的。假如纸价相对涨幅跌回去一半,去年赚到手的钱,至少还得吐出来一半。
由于受到去年好光景的激发,多数纸板厂新购2.5米、2.8米瓦线,投资级别至少也在1500万以上。许多纸板厂的超额赢利,已变为设备资产。
为什么价格涨跌扑朔迷离?因为各级厂的利益不一致了!
价格上涨过程中,为了获得库存收益与价格溢价,所以产业上游利益高度一致。因为价格传导缓慢,下游产业才苦不堪言。
经过两年时间的上涨,虽说以需求下降作为代价,但价格链已全面打通,形成了新的价格均衡。
且慢,别看价格上去了,面对需求端的减少,废纸、造纸、纸板、纸箱各环节的利益诉求却不一致了。
废纸:价格高时我多收一点,价格低了少收。感觉要涨价就多囤一点,价格要跌了就紧急出货。市场活跃时多赚点差价,市场不好,就赚点废纸回收的劳务费,非常灵活。也就是说,废纸环节的盈亏平衡点很低,而且能够动态调节。
造纸:造纸讲求生产连续,不能开开停停。由于原纸品种有限,需求量也大致清楚,可以用备成品库存的方式生产。仓库装满了,或者原料贵了,都可以选择停机以减少开支。造纸厂的盈亏平衡点也是有动态调节空间的。
纸板:纸板厂的产量规模对于保本毛利率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纸板厂必须争取规模效应。假若做500万平米的保本毛利要20%,那么做到1000万平米时只需16%,做2000万平米可能只需要12%了。正因如此,独立纸板厂宁可亏本也要抢点单回来,以期靠增加产量来达到较低的保本毛利率。按照以往经验,纸板厂需要达到设备产能的70%左右才能保本。
纸箱:纸箱厂各工序不是流水线式,也就无须非得连续。相对来讲,也是能够做到较低的盈亏平衡点的。加上纸箱厂还具有多厂合并产能、同行代工等优势,所以收放自如。
以上四级,心态各异——
废纸是可以随行就市的,只要不被造纸厂坑掉,保劳务费还是没问题的。
造纸厂想推高价格,还想多做点产量,把废纸价格抢上去就行。库存太满了,就降低废纸价格,还可以不紧不慢地挑刺、扣重。如果想维持价格不掉下来,干脆就停机。在造纸行业,停机保价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而纸板厂这边就不行了,完全靠订单现做现卖,不能集中开机备出成品。需求下降,会让每间纸板厂均过不了盈亏平衡点,于是私下降价抢单,以期维持保本。但产能严重过剩的纸板环节,哪里找来那么多订单呢?所以才会陷入原纸涨、纸板跌的窘境。
纸箱厂由于价格传导已完成,又有开停自如的优势,境遇相对舒适。
由于○一二三级厂各自市场利益不同、降低盈亏平衡点的条件不同,所采用的价格策略也就不同。现在,整个纸品产业链的利益方向各异,也就难以形成单边市——既不会大涨,也难以大跌。
市场也自然会有它自己的调节方式的。如果整体价格跌下来,那么收废纸的就少了、进口原纸的也少了,国内总供应量就会降低。价跌又会拉回一些纸包装需求,然后就形成新的供需平衡。等目前库存的这批原纸变成包装、变成废纸,可再变回原纸的量会少下去很多。当造纸厂觉得废纸不够了,就会提高废纸收购价,多收点纸做点产量,那个时候,价格就又会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