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网讯 印厂盯机
确认内容?
确认印刷色彩?
确认印刷质量?
确认装订顺序?
都对都对!
但是我认为,盯什么、看什么和你是谁有很大关系。
把握好自己负责的环节,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信任彼此的合作伙伴。
以印制为例,对印刷的了解不及一线师傅,对内容的理解跟编辑、作者也没法相比,又如何混迹于机台和编辑之间呢?
在我的印制课程中有过类似的介绍,印制工作是一个跨媒体转换的平台,是个翻译器。需要通晓印厂与编辑、设计之间的语言,需要同时了解编辑和设计的意图,用印厂的语言进行表述,还需对印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并预防。印制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用《匠人精神》和《专业主义》去评价。不单是关注结果,而是监控过程。
一次去上海与当地出版人学习,他们称印制岗位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人为“老法师”这仨字很高级,褒善贬恶,冷暖自知!
有效预防产品的不良性,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校对样品、封样、色稿、文字稿、盒样等产品质量要求资料或信息,检查首件样品的材质、尺寸、规格、颜色、内容、文字、标志、版式、表面效果、结构、款式以及功能等项目。这是一份印厂《首印签样管理规定》中的权责要求。如果我们和合作印厂都能按照以上权责执行,为上道工序把关,为本道工序负责。
作为客户我们去印厂盯机的意义是什么呢?
重要的意义在于表达我们对印件的重视和对产品的期待,请印厂、机台对产品多一分关注。在机台盯机对于印刷质量的过分关注会引发出于专业的抵触情绪(你没我专业别指手画脚)和唤醒某种惰性(你看吧,错了也是你签的样),其实我们应该各司其职。
出于对产品期待的盯机无论频次,都是好事。
去得少,印厂会对某一本书产生足够的重视!
去得多,印厂会认为一家出版机构对印刷有足够重视,从而提高整体印件水平。
去盯机还可以凭借对产品的熟悉,辅助印厂对签样内容进一步复核。告诉师傅你预期的结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追打样!那些意向的表述如——“不漂亮、不好吃”机台师傅都会尽力去理解,但也不免觉得有点矫情,最主要的是,这是个意向无法实现。
如果一定要说出盯机给印件外观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可以比喻为在饭馆点菜告诉服务员以正常辣度为基准选择微辣还是加辣。盯机时根据盯机人的喜好对印件进行饱和度、冷暖调的微调。
但这些微调理论上应该在印前调图和打样环节中与印刷纸色一并确认完成。
对于非印刷专业人士,评价印刷品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印件层次,层次感达到了,该有的指标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