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网讯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造纸行业原有的运行节奏,生产、销售、项目建设、招聘……等等,每一项都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近日来纸价暴涨的现状,纸厂纷纷表示,“涨价”这事儿,真的是为了自保啊!
一、春节假期漫长,库存不足,被动停产
根据以往的习惯和生产需要,年前造纸厂大幅减少了废纸采购量,这与废纸打包站和贸易商放假也有关系,大部分企业在春节前只储备了一周到十天的废纸库存,比正常库存水平要减少两到三周的储备量,计划是到年后全面复产后再补充采购。于是,大部分纸厂按照计划停产放假。
但由于受疫情影响,整个春节期间,全国的废纸交易几乎完全停滞,湖北的造纸厂几乎全部停工,其他省份的造纸企业虽然在春节期间一直保持生产,但是从初七初八开始,由于废纸原料短缺,不得不开始停机。
比如
嘉兴某家工厂从2月1日起,12号机,13号机,15号机陆续停机,原料只能保证11号机一直维持生产。
而这家集团在全国其他地方的生产基地情况也是如此,安徽基地只有一台纸机在2月13日复产,在南方的两个生产基地因为原料问题还没有开机。
公司计划2月底能有部分机台开机,全面复工最快也要到3月上旬。
与以废纸为原料的包装纸相比,使用木浆生产的企业,情况就要好得多。
除了对生产有影响外,疫情对纸厂正在建设的新项目和技改项目也同样影响很大。
项目需要纸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不同的供应商一起互相配合才能向前推进,但是现在各地严格限制外省人员流动,造纸厂也严格限制非本企业人员入厂,使得新项目不得不停止现场建设。
安徽萧县某纸厂,除5台纸机从年前就开始停机外,新建的一条生产线原计划年后开机,将因为疫情而推迟。
除包装纸外,其他纸种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四川一家老牌纸厂,过年期间虽然没有停机,但年后,公司的食品包装纸机和生活用纸机全部停机至今未开机,企业计划2月底复工。
纵观过去一周的复工情况,小纸机好于大纸机,且,地处交通便利区域的企业有望率先复苏。
二、复工的喜悦,不敌“活命”的焦虑
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市场一定会迎来销售旺季,“洛阳纸贵”是必然发生的行情。
但是眼下企业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尚无能力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市场的报复性需求,同时,这涨价,到底要涨多少才行?
从成本来看,复工后,企业的疫情防控成本(过去基本为0)、原材料上涨(废纸稀缺,涨价抢原料)、人工成本(工人没有完全复工,高价抢工人)、物流成本都要上涨,几个因素叠加,涨价已经到了非涨不可的地步。
可是终端市场的订单还没有恢复,下游二三级厂也在自救中,如果暴力涨价,对下游客户就是釜底抽薪,而且在特殊时期还会落个发“国难财”的臭名声。
思虑再三,怎么走都是困难重重。可毕竟活命才是关键,专家说疫情最快要到4月才能完全被控制,那么至少在未来的一个多月里,抢原料、涨价、缺货,将一直是市场难以躲避的现状。
然而,纸厂表示废纸涨价且难以进货,纸板厂则埋怨原纸涨幅过高且限量供应。
2月21日,瓦楞纸、牛卡纸普涨200元/吨以上,广东有厂家甚至直接上调500元/吨。由于废纸原料不足,生产条件受限,部分纸厂除了涨价外,还限供、停供。江西赣州市绿野包装有限公司在涨价函中提及:“年后至目前瓦楞纸每吨涨幅500元左右,最高涨幅达16%,箱板纸每吨涨幅250元左右,最高涨幅达8%。”
2月22日,长沙市金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向客户发送了一份“纸包产品价格调整请愿书”。回顾了由疫情引发的抢购潮,指出这股抢购潮已扩散到造纸、印刷业。
这封“纸包产品价格调整请愿书”、详细分析了当前的行业形势,透露出包装印刷企业的困难,希望客户能帮扶消化原纸暴涨成本,给予包装产品上调15%的价格。
三、这样漫天的涨价,对纸板厂造成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01、成本大幅增加
由于原纸价格多轮上涨,纸板厂也只能进行多轮上调。众所周知,原纸成本在纸板厂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无论是哪家纸板厂,都很难承受如此之高的原纸涨幅。
因此近段时间以来,纸板涨价函漫天飞舞。山东某地纸板厂从年后至今已涨价三次,而其余地区,多数纸板厂进行二轮上调,总涨幅普遍在10%以上。
02、现金流吃紧
原纸暴涨,使得许多纸板厂现金流吃紧。
长兴恒通彩印有限公司在涨价函中表示:“在预付现金都抢不到原纸的当下,对长期合作的客户仍然给予了一定的账期,所以请务必珍惜并严格按账期付款。”
03、无奈停止接单
此外,又由于原纸涨价、限供及其他因素影响,不少纸板厂开始暂停接单。
原纸无法正常到货,库存迅速消化,加上年后累计的纸箱订单较多,员工又未能完全到位,只能停止接单。
如此现状,处于产业链最下游的纸箱厂,势必面临巨大的压力。
原纸、纸板价格大涨,使得生产成本激增;上游纸板厂对账期的限制,也可能引起纸箱厂的现金流危机;纸板厂若停单,纸箱厂则将面临延迟向客户交货的情况。
加上纸箱厂本身的竞争就非常激烈,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应的就比较差。
四、下游纸箱厂何去何从?
是努力自我消化,与客户商议涨价事宜,还是与同行业抱团发展,降低成本联合采购,或者索性,就不开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