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描关注
    纸引未来网公众号

    纸引百科-订阅号
  • 纸引未来网纸张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电话: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红系统

    抖音扫码关注

  • 掌上纸引未来

    微信扫码

    纸引百科-手机版首页

    手机版

    纸引百科-纸引行情

    纸引行情

    纸引百科-纸引汇采

    纸引汇采

    纸引百科-利红系统

    利红系统

 积分商城 商务中心 |
纸引未来网
快速找货
纸引未来网-利红系统

纸引行情-小程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采访 » 正文

袁恒通:72道工序造就一张棠岙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核心提示:
袁恒通,宁波奉化人,现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棠岙纸制作技艺项目的传承人。1997年,棠岙纸分别走进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西大学图书馆等。2015年,棠岙纸制作技艺列入宁波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袁恒通在自己的古法造纸作坊闻闻摸摸看看,这是老人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那天,棠岙古法造纸技艺中心迎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与纸张制造传统”项目成果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他们慕名前来参观。当专家们看到袁恒通在浆水中一撩、一提、一掀,一张纸便神奇地出现时,不禁为保存完好的中国原生态手工造纸作坊和手工技艺啧啧称赞,棠云有幸成了东亚五国传统造纸工艺和造纸材料保存相对完整地区的项目点。

与纸结缘

1936年10月,袁恒通出生在棠云溪下村,幼年时目睹村里手工造纸的繁荣景象,那时恰是奉化手工造纸业的鼎盛期,每天从棠岙运送竹纸的车子在路上排成长队,从萧王庙埠头下船经宁波销往全国各地。仅棠岙下辖的东江、西江、溪下三个村就有槽桶300余槽,从业人员达千余人。

每当造纸师傅拿到卖纸款后,第一件事就是杀鸡买鱼买肉,备齐祭祀礼品,到龙溪庙里祭拜,表达对祖宗的感恩和崇拜。再把祭拜过的鸡、猪肉、鱼等祭品办成一桌酒席,请族长、房长及在造纸中出过力帮过忙的人喝酒吃饭。这一切令袁恒通印象深刻,也无比羡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个造纸师傅。

袁恒通自幼家境贫困,读了两年书后辍学,父亲叫他帮衬家庭做事赚钱。17岁,父亲叫他可以独立找活去做了。这时候,扎根在袁恒通心里的愿望蓬蓬勃勃地冒了出来,于是拜江五根为师学习古法手工造纸。在一年学徒的日子里,袁恒通起早摸黑,不辞辛苦,勤学每一道工序。特别对腌料、清洗、烧煮、捣料、打浆、抄纸、晒纸更加上心,一年后满师,袁恒通到生产队的造纸作坊工作。由于技艺过硬,1956年,21岁的他成了一名县造纸厂工人,吃上了“皇粮”。没想到8年后被精简,又回到生产队造纸。

以纸为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村里,1983年,袁恒通开始自己办作坊造纸,那时每年能销售40万张防风纸,日子还过得去。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机制纸业的兴起,手工竹纸迅速受到市场挤压,作坊经营难以为继,纷纷歇业转行。最后,村里只剩下了袁恒通一个作坊。

村里许多人都劝袁恒通转行算了,袁恒通就是不肯丢掉造纸这门技艺,“这造纸真的很辛苦,造纸、打铁、磨豆腐的的确确是最辛苦的工作,但是我从心里喜欢。”

的确,从一棵竹子到一张棠岙纸,需要经历72道工序:砍料、阴料、剖料、腌料、洗料、煮料、捣料、漂浆、打浆、抄纸……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个月时间。为了造纸,他每天清晨5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6点,有时还要晚。在冬季抄纸,不能戴手套,与水接触12小时准定生冻疮。而在夏季烘纸,烘房不能开门,恒温40度,藿香正气水得时刻备着以防中暑。

在这样的情形下,袁恒通依然苦苦坚守着这一老行当,把造纸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没有辜负当初父亲给他的起名用意“凡事有恒心而后通达”。直到1997年4月的某一天,袁恒通的家门被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大东敲开了,当时的宁波天一阁图书馆为修补破损的古籍藏书,需要一批与明代古籍纸相同的竹纸。经多方打听得知棠岙还留着一家古法手工造纸作坊,便邀请袁恒通试制修复古籍用纸。虽然在袁恒通手上,造过绣纸、宣纸、寿纸、印刷纸、窗户纸、乌金纸等各类纸品,但却从未涉足过修复古籍用纸,与其他纸相比,修复古籍用纸的厚薄、颜色、配方和纤维构成等方面要求更高更严格。凭着多年的造纸经验,袁恒通决计啃下这块硬骨头。已经64岁的他为此去天一阁翻阅古籍,增加对修复古籍用纸的感性认识,没读过多少书的袁恒通知道古籍的金贵,这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见证。回到家后,调配原料,改配方,一次又一次,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第一批样纸生产出来后,被送到南京博物馆化验,结果证明这种竹纸与古籍纸最接近,具有苦涩味道,能防虫,是修复古籍最理想的纸张。为此,天一阁图书馆一次性订购这种竹纸4万张。之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天津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国内一批古籍修补机构纷至沓来,并认定袁恒通的作坊为竹纸专供厂家。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