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曾在2021年春节期间爆红网络的古典舞蹈《唐宫夜宴》,将3D和AR技术熔于一炉,播放量超20亿。文化和科技珠联璧合,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科创属性的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急先锋,倘若在资本市场掘得资金源泉,如虎添翼,必将腾达高飞。
科创板是科创公司融资的集散地。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可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这有利于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顶层设计已经明确支持科创属性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政策已经敞开胸怀,科创属性数字化文化企业要积极拥抱,与政策主动对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莫要过度包装、欺诈上市。过去的教训表明,一些企业为了混进资本市场,总是进行过度包装,试图化腐朽为神奇。上市包装,在股市初始阶段原本是一个正能量术语,即上市公司在股票上市时的形象设计和推介,让广大投资者全面正确了解公司、认识公司,进而认同公司,愿意成为公司的投资人。可是随着股市的发展,包装上市被演绎成投机上市的代名词,成了IPO的老问题,近几年尤甚。数字化文化企业要认真审视自己,究竟有无科创成分,成长性如何。
科创板担负激浊扬清的使命,是A股市场的新生象征。虽说科创板改审核制为注册制,但必要的审查还是有的,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的现场督导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剥去企业“带病上市”的包装画皮,把住IPO关口,让过度包装的企业在审查阶段就被甄别出来,谨防其混入股市兴风作浪。数字化文化企业要有敬畏心理,切勿过度包装以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
二是莫要谎报项目、挪用资金。过去,企业上市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司空见惯。但此一时彼一时,科创板明澈的眼晴容不得一粒沙子,在资本市场打假力度越来越大的当下,IPO项目造假的代价巨大。具有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即便具备上市资格,但无论如何不能谎报项目,或者上市后随意变更项目,挪用项目资金。
三是莫要短促突击、急功近利。科创板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更为重要的是,对科技创新企业具有更高的包容度,将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科创板多为成长性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看业绩,大家都是高科技企业,没有炒作题材的噱头可言。科创属性数字化文化企业顶着科创的光环,要有长期坚守资本市场的信念,那种上市后捞一把就走的“短促突击”不符合科创的特质。
我们坚信,在国家支持科创属性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政策感召下,科创属性数字化文化企业一定会珍惜政策红利,抢抓机遇,以积极、合规的作为驰骋于资本市场,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市场主体应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