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包装行业是众多垂直行业之一,同时也服务各个工业门类,具备“产品品种多,订单大小以及频率不一,单一品种批量不同”的显著特点。此外,客户订单以及计划预测流程波动大,工艺路线差异大,生产设备按照工艺布局,场内物流无缝协同难度大,无法简单流水线作业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包装印刷业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定制特征,行业属于重资产制造业,同“工业4.0”和“C2M(用户直连制造)”等战略有天然的契合度。因此,印刷包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难度不亚于任何其他行业,凭借侥幸心理或者急功近利的态度,势必南辕北辙。
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在行业陆续开展,目前有加速转变的趋势,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基于智能化,平台化和国际化战略规划路径。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印刷包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高层意志和企业战略必须高度统一。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流程和员工,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业务板块的数字化。尤其目前部分企业仅仅聚焦生产板块的数字化,讳疾忌医,快速上计划预测APS,MES和WMS软件,这正是“短视”的体现。
数字化转型要打破各个部门的“孤岛”状态。数据不但透明而且实时,这就要求企业从公司管理高度和流程再造角度来规划。财务、人力资源、销售、采购和生产等部门必须参与,同时工艺、研发、质量和绩效亦贯穿始终。
数字化系统本质是企业的决策系统,是实现企业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业务流是一切工作的原点和基础,数据也是业务流中流动的信息,紧紧地抓住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就不会偏离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基于印包4.0架构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化转型是战略系统工程,是企业对于未来市场做的预先投资,因此不可以用战术思维和短期行为来规划。
“印包4.0”战略包括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知识转移,工业软件的选型,自动化设备投资策略,以及印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缺一不可。其中尤其关注流程的无缝衔接,即用自动化和数据来驱动流程,而不是依赖部门管理人员的人工指令。
“印包4.0”战略落地实施方面包括如下核心模块:客户关系和价格决策驱动计划预测和生产制造作业化管理体系,产品工艺管理和物料管理BOM体系的有机协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体系的贯彻,柔性制造和企业管理绩效体系的一致性。
重视印包行业ERP和MIS垂直管理软件
ERP软件是数字化工厂的大脑和心脏,更是数字化工厂运作的骨干网,必须选择专业的印包行业垂直整合软件,而不是常规的平行流程软件。另外软件必须覆盖全业务模块,支持一级到四级流程和表单,同时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行业最佳实践。
当前,印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或是讳疾忌医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快速上马高大上的通用管理软件,快速部署以轻量级MES为代表的生产软件,或者自行开发基于本公司特点的信息化系统等。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此类数据架构不但无法可持续发展和迭代,支撑企业的业务发展,饮鸩止渴,最终弱化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优秀的印刷包装行业垂直软件,具备坚实的IT应用架构基础,是大量全球同行的最佳实践的积累,本质上已经将数据集成贯通。应用架构和数据管理在流程与IT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必须给数据以足够的重视。
数据采集而不止是设备联网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转型和“印包4.0”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不管是数据采集的分类,还是设备改造的策略,必须服务于管理体系的流程简化以及绩效考核,采集的数据必须同企业管理系统的智能报表以及商业智能协同,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将数据可视化。
数据采集的策略应该是公司管理层意志的体现,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从数据的采集方式分类,有设备直采,设备改造加装通讯接口,通过第三方物联网平台(目前主要是设备厂家)等多种采集方式,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案。
强大的数据采集系统,将会大幅度拉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也是决定数字化工厂运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印刷包装企业想要在行业中基业长青,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其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积累的独特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流程化和标准化来继承。报价、打样、排产和质量控制等关键流程,易于在各个企业形成各自特色和独特的打法。企业差异化流程的数字化,是优秀作业实践的总结和固化,目的不但是为了企业内部不同团队执行流程时获得成功的可复制性,更是为了确保企业在行业和市场竞争中基业长青。
数字化转型实施的过程中,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同供应商的协同是战略举措,不但贯穿始终,也是衡量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此外,供应链总成本,质量成本,人均效率等核心运营指标也将借助数字化工厂更科学量化分析和考核。总而言之,要积极利用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会,将管理举措落地并持续改善。
印刷包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企业必须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主人,而不是被动要求或者勉为其难,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建设、优化和推行流程。同时,也只有正确理解业务流程、数据采集、质量、运营指标之间的关系,才能知行合一,有效地持续推进“印包4.0”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