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记者获悉,国内首个《城市绿地碳汇项目方法学》(以下简称方法学)通过专家评审,“城市绿地碳汇当前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难题,比如,不同性质绿地之间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何细化、如何能让不同的参与方感受到切实的经济效益等。方法学的评审通过,就为这些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让城市绿地发挥减排增汇作用成为可能。”有参与此次评审的专家对记者介绍。
城市绿地有巨大存量碳汇资产待盘活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我国城市绿地存量巨大且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和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0年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为331.2万公顷,该数据接近我国林业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将从42%增加到43%,城市绿地面积预计将超过338.28万公顷。如此巨大的存量绿地,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上,却始终处于“沉睡”状态。
“探明并盘活城市绿地碳汇资产对‘双碳’战略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由于此前适用于城市绿地碳汇项目的方法学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城市绿地资产所蕴含的碳汇价值开发还基本停留在设想和探索阶段。”参与方法学评审的专家告诉记者。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使之在对城市绿地建设和管养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和增汇措施的激励作用,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增汇潜力,发挥城市绿地建设对我国碳中和目标的贡献,需要开发适用于城市绿地碳汇项目的方法学。”方法学开发的首席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武曙红教授介绍。评审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韦志洪教授也坦言:“目前,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管理部门备案的方法学中,城市绿地碳汇项目方法学还是空白,该方法学有望成为CCER方法学的重要补充。”
据悉,此次通过评审的方法学由岳阳林纸旗下的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凯胜)、湖南森海碳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森海碳汇)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同开发。业内人士预测,如果全国50%的城市绿地建设、管养可以按此方法学开发,预计到2025年,每年可实现减排和增汇总量约4500万吨,有可能形成数十亿的经济规模。
目前,技术开发团队开始着力于对方法学进行相关标准审评的准备工作。“我国的绿地存量非常大,但对于城市绿地纳入碳交易系统而言,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来统一标准,而随着方法学未来运用于实践,城市绿地碳汇的产品的价值得到开发,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绿色经济、缓解城市部分绿地维护和运营压力上都会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岳阳林纸副总经理、森海碳汇董事长易兰锴告诉记者。
城市绿地碳汇与林业碳汇开发协同发展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诚通凯胜与森海碳汇是岳阳林纸“造纸+生态”双轮驱动中生态一轮上的两家公司。据了解,诚通凯胜专注于生态建设与保护,积极推动以低碳理念引领市政园林设计与建设,探索城市存量绿地资产的低碳+智慧运营和“绿碳”价值盘活的新模式。参与评审的专家认为,该方法学“贯穿、统筹了城市绿地景观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建设、建后管养的‘三位一体’全生命周期的减排增汇。”依据该方法学可以实现设计端即碳汇端,在减排增汇上实现一张“碳”图绘到底。在方法学开发同时,技术团队也正在针对国内常用的绿化树种,搭建“城市绿化树种的固碳数据库”。这对于诚通凯胜在传统市政园林向生态资产运营的“转型升级”形成有力支撑。
在林业碳汇业务上,岳阳林纸多有布局,此前,公司曾陆续发布多项公告,对旗下森海碳汇的业务进展进行了公布。例如,7月4日,岳阳林纸的公告显示,全资子公司森海碳汇与甘肃会宁通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合作合同》,合同标的为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若合同能顺利实施,按目前国内碳交易价格测算,预计合同实施年度将至少产生净利润2000万,将对公司实施项目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7月15日的公告则显示,森海碳汇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政府、西藏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业碳汇开发合作合同》。该合同属于森海碳汇日常经营合同,若合同能顺利实施,按目前国内碳交易价格测算,预计合同期限内将至少产生净利润1亿。
易兰锴介绍,“森海碳汇具有丰富的林业碳汇开发和运营管理经验,诚通凯胜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具有核心优势,两家兄弟企业的协同,有利于公司在行业市场上建立起从技术到开发、运营、管理的全链条的优势,为行业发展贡献央企力量的同时,也为岳阳林纸的‘生态+战略’开创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