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返回小程序
返回
其他资讯
虚拟运营“围城” 城外想进城里欲逃

2014-08-12 08:53

   根据已有虚拟运营国家发展经验,在经历了市场喧嚣后,虚拟运营商最终只占到整体通信产业2%-8%的市场,因此在国内虚商放号伊始,业界就有种断言——三五年后70%的虚拟运营商会死掉或是沦为鸡肋。

   断言背后,近期国内虚拟运营商发展令人担忧。由于无法掌控市场定价权,虚商们深陷“批零倒挂”泥潭,更有远特通信被曝出“卖牌”传闻。还未开始大展拳脚,虚商似乎已进入批量死亡阶段,这与牌照申请前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一、对困难预料不足。

   通信市场不是光靠概念就能炒热的,相反,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才能看到回报的慢热市场。

   从资金量来看,一家虚拟运营商初期的硬件投入约为1500万元,而后期的用户补贴远远不止这个数。以170号段为例,每100万170用户,虚拟运营商需补贴10亿元,这超出了很多企业预期:原以为拿到牌照就稳赚不赔,岂料多发展一个用户就多付出一份补贴。

   从后期营收来看,虚拟运营商能否收回成本的关键在于用户规模和业务多样性。回头看看如今已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企业,除迪信通、国美、阿里巴巴等品牌知名度较高外,大多不是没有知名度就是专业性不强,难以取得用户信任,短期内拓展大规模用户难之又难;此外,光靠流量和语音收入的虚拟运营商注定不长远,而目前我们尚未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虚商业务。

   二、对自身实力评估不足。

   什么样的虚拟运营商可能获得成功?一般而言:竞争充分自由的通信市场;在重点地区、重点业务范畴积累了一定用户规模;良好的资金、渠道和品牌;创新的商业模式;有可捆绑整合的自有品牌。将这些条件带入国内的虚拟运营商,会发现很多企业并不具备所有条件。

   综上所述,CMIC认为,众多虚商之所以将自己圈进通信产业“围城”,除市场环境恶劣外,还在于自身前期准备不足,在没有找准定位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市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已获得牌照的企业中谁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就看其造化如何,而那些想获得牌照的企业,务必要深思熟虑以及进行详尽的市场调查,避免进去出不来的窘境。


为你推荐
关闭

积分规则|关于网站|投诉|导航|粤ICP备16025211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2240号

纸引未来网 版权所有 ©2024